乐鱼体育曲靖这几所小学被省教育厅点名了!2023年以来,各地各校持续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在做好“双减”中科学教育加法、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水平、拓展丰富课后服务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心关爱特殊学生、深化体教融合、强化家校社协同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典型案例。为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效应,省教育厅推出第六批25个典型案例。本期推出典型案例10—17。
一是制定特殊学生处理办法让教师轻装上阵。明确规定教师年终综合量化教学实绩考核时,班级中的残疾学生和“学困生”不参与成绩计算或参照该班中下水平学生计算,从而缓解教师压力,提高工作积极性,更好保护特殊学生,让“学困生”进得来、留得住。二是用心用爱关心关注特殊学生。由学校安全办牵头,教导处、总务处、党支部、学校心理咨询室、年级组多部门联合,积极开展特殊学生各类帮扶活动。各年级认真摸排单亲、托管、留守、特殊体质、家庭困难学生等信息,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并定期开展思想交流和心理辅导,党支部组织开展结对帮扶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安心上学。三是抓实课后服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制定课后服务活动考核方案、社团活动教案,推出“三大八小”服务活动项目(“三大”即葫芦丝、篮球、足球,“八小”即阅读、书法、乒乓球、羽毛球、啦啦操、管乐、古筝、跆拳道),让每个学生学会一种乐器和1至2项体育技能。每天课后服务时段安排两个年级开展体育、艺术等社团活动,每个年级以大项目为主、小项目为辅开展社团活动。四是强化师德师风以情育人。每学期开学初开展教师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等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法纪意识。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讲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拼活动、我的教育故事、优秀教师事迹简介等,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树立正确学生观,用实际行动关心、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充满阳光、自信。五是重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通过抓“着装、行走、升旗、集队、鼓掌、就餐、尊师等”礼仪,认真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纪律、卫生、文明、安全等习惯。将养成教育内容融入班队会,充分利用空间精心设计墙壁文化、楼道文化、橱窗文化、引领文化、班级文化、廉洁文化、民族文化、绿美文化,将党史知识、少先队知识、安全常识、健康生活常识、民族常识、花卉知识乐鱼网页版登录入口、名人事迹等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感受校园美的同时增长知识、浸润学生心灵,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知、情、意乐鱼网页版登录入口、行。六是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召开家长座谈会、特殊学生家访、电话随访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到所教班级学生家中走访1次,每学期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议1次,到特殊学生、问题学生家长走访不少于3次,让学生家长支持和配合做好学生管理,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丰富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如周内适当安排学生进行音乐听赏、葫芦丝吹奏、书法、绘画、锻炼身体等活动,周末和假期安排学生参加劳动锻炼、社会实践、阅读、制作手抄报等活动。
一是加强课后服务质量研究。从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高度抓落实,立足家长和学生需求,坚持学生自愿选课,强化教师培训管理和巡课反馈整改,以高标准规范管理课后服务。推行“521”工作模式,“五抓”即抓备课、抓课堂、抓作业、抓课后服务、抓家庭共育,“二研”即学科组备课组研究作业设计、年级组研究全学科作业均衡,“一作业公示”。开设多层次、个性化课后服务课程,第一段学科辅导培养孩子作业在校完成,第二段兴趣类课程引用正规有资质机构,通过学校和家委遴选进入学校,分年级、分层次、系统性、个性化统筹开设课后服务课程,惠及全校1549名学生。二是完善课后服务管理机制。抓好“课程建设”,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储备和技能基础,提供分层、分级、分类的个性化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抓好“师资配备”,充分挖掘教师的学科特长,通过经验分享、表彰奖励等措施,激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引入校外专业人员,形成课后服务特色化、个性化开展的有益补充。抓好“服务管理”,遵循“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制定学校课后服务及收费方案—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向家长和社会公示—与家长签订书面课后服务协议”流程,每天有5名教师进行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巡视、检查、评价,同时对服务质量进行月考核,考核评价结果列入学校考核。三是构建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成立“双减”工作委员会,由校领导与部门牵头组建三支队伍,每班1名家长代表、校外机构2名代表、志愿者2人。充分发挥课后服务育人功能,聚焦课程统整设置艺术类课程、阅读类课程、非遗类课程、运动类课程、编程类课程、社团活动等,让学生“菜单式”选课。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学科辅导与兴趣培养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建构丰富的“课程图谱”和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课程阶梯,实现“多元化”发展。围绕“塑造健全人格,奠基幸福人生”的“幸福教育”办学理念,实施“幸福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打造校本特色课程,让学生采用圆桌学习、指尖学习等多样灵活学习方式,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实现“立体化”学习。
学校持续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探索形成“一校多品”体教融合工作思路,实现“强体魄、养习惯、育特长、增智慧、促成长”育人目标。“一品”寻体育乐趣。因地制宜、巧妙设计,将各种体育游戏活动以方格、圆圈、数字、字母等表现形式,描绘在校园活动区域及边角空地,同时辅以生动形象、色彩亮丽的儿童游戏图案,实现大众化和个性化相统一、健身性与趣味性相融合,营造浓厚的校园文体活动氛围,激发学生在课间休息活动玩出创意。“二品”夯实体育基础。认真开展每日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啦啦操、武术操和健跑1000米活动,在有效调节紧张的室内文化学习活动的同时,充分满足学生体育活动需求,促使学生在阳光下陶冶身心,健康成长。“三品”培育体育种子。推动全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分别开设篮球、足球、游泳、射击、武术、啦啦操、羽毛球等体育社团的训练,按时举办每年一届的篮球、足球校级班级联赛、体育艺术节。学校的男女足球队、篮球队、射击队、武术队、啦啦操队等校队每年代表沾益区参加市级校园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培育出一批体育苗子输送到优质初级中学。“四品”追逐体育梦想。着力谋项目、搭平台、促发展,走出一条“学校+俱乐部”式的合作办学模式。在市体育训练中心支持下,曲靖市游泳馆免费为水桥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免费普及游泳课,将体育课堂向游泳馆延伸,实现游泳课“游进”小学课堂。学校还与省北教场训练基地、市体育训练中心签订共同培养射击后备人才合作协议,省射击后备人才基地、射击青少年训练网点正式落户,市第一支青少年射击队成立,实现“市队校办”体育工作模式,为学生搭建起更多的成长、成才的平台。
学校立足当地“历史文化名村”实际,多种形式“传承优先文化”,课后服务育人功能充分发挥。一是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组织新生身着汉服盛装,到学校孔子教育文化广场前进行膜拜和传统文化宣讲。通过课后服务载体活动,诵读《诗经》《论语》和唐诗宋词、民间故事等,增强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二是广泛开展特色社团活动。组建篮球、舞蹈、腰鼓、电子琴、书法、武术、手工等特色社团,重点做好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跳绳等活动,使每一个孩子至少掌握两种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技能。三是注重传承红色文化。白雾小学是原地下党联络站和活动据点。学校充分利用党史知识竞赛、唱红歌、讲红军长征故事,营造全校党史学习的浓厚氛围,培养学生红怀。培养“小小解说家”,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迁并进行实地解说,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胆识信心并在沉浸体验中明历史、感党恩。
一是聚焦健全课程,强化劳动教育阵地建设。全县各中小学积极构建劳动教育责任链条,严格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开齐上足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教育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筑牢劳动课堂主阵地。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不断渗透劳动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内容上互融、途径上互通、环节上互扣、效果上互促。二是聚焦多元路径,强化劳动教育内涵发展。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县各中小学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教育基地劳作、环境卫生清扫、绿化美化、食堂劳作、班务整理等劳动,2023年上半年全县共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活动500余次,校内种植蔬菜面积达10余亩。三是聚焦宣传载体,强化劳动教育成果运用。各校牢牢把握“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这一核心目标,以“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手抄报专题讲座、劳动成果展示等形式,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宣传活动乐鱼网页版登录入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部分学校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等,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全方位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实现劳动体悟与价值观内化相融合。四是聚焦校外实践,强化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师生到校外网格区、红色基地、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农耕场所等开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进一步让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的“土壤”里扎根萌芽、开花结果。
一是“三阶段”“五环节”,打造高效课堂。盛家田小学在常规教学方面落实“课前备+课中精+课后思”模式:课前精心备课,课中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认真总结反思,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为“常态课”。学校成立各学科教研组,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充分利用课后服务作业辅导时间,完善“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检测”五环节,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细管理”“四步走”,提高作业质量。学校严格落实作业设计方案,成立作业设计管理领导小组,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细化作业管理要求,落实作业质量评价制度。教师间分享作业设计经验,研讨作业设计困惑。秉承“精练、优做、全批、个别辅导、反馈”的原则,精心设计课堂、课后作业,提高作业实效。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分层设计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基础服务的作用,高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让学生书包不回家。三是“全参与”“显特色”,提升服务水平。盛家田小学共有90名在校学生,师生全员参与课后服务。以作业辅导为主,兴趣活动特色服务为辅,抓好红色经典诵读、毛笔书法、音乐、绘画、手工制作、篮球、羽毛球等兴趣活动。全面压实教师责任,确保每个老师有目标、有措施、有方案、有效果;践行学校职责,确保定期有检查、有评价、有考核、有反馈,全面提升盛家田小学特色服务水平。四是“下田园”“炼品质”,践行劳动教育。学校利用劳动实践周和劳动课,师生一起除杂草、修枝整形,打造校园环境。利用劳动实践基地带领学生打整菜地、种菜、浇水,让学生从劳动中体会粮食蔬菜来之不易,锻炼了学生的劳动品质,丰富了学生思想教育内容形式,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护公物、遵守纪律的良好品德。
一是探索从“作业布置”向“作业设计”转变。学校严格贯彻作业管理要求,建立各年级每天作业总量控制和作业检查制度。由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调整作业总量,实行作业在每日公示,把常规作业课堂化、重点作业趣味化、实践作业生活化,有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学质量。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通过家校携手共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二是探索“额外任务”转向“暖心服务”。早在2020年学校就依据《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曲靖中心城市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开展有特色的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与本地下班时间衔接,让家长接送时间更从容。学校注重提高教师对“双减”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根据实际条件和学生需求,开设了27门课程,组建了46个社团,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方向,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2023年春季学期共有5861人次参加午餐午托和课后服务,学生参与面广,社会满意度高。三是探索“教学研究”转向“教学改革”。学校积极探索以作业改革为突破口,倒逼教学方式改革。依托“名师工作坊”等平台,聚焦大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例研修和评价视角下的教学改进。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资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资源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申报立项《立足“以学为主”的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与实践》等省、市级课题,助力提升教师素养,提高课堂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近年来,景洪市教育体育局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围绕如何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举办了5期校长论坛,为中小学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的平台,助力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依托校长论坛,各中小学校长就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科学化管理、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打造美丽校园、教育“三步走”战略如何走、备考效能提高、领导能力提升等主题进行交流与发言,共享新思想、新理念,交流经验与得失。5届中小学校长论坛,累计150余人次校长参加,评选出了10余名论坛优秀校长,帮助各校校长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向,理清了办学思路,极大的激发了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干事创业敢担当”的勇气。狠抓校园长管理,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备考工作督查常态化管理,采取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全市通报、约谈问题突出的校园主要领导等多种有效管理措施,持续加大对学校的管理力度。加大对学校的考核评估,将每年的校园目标管理考核与实施教学质量“红黄黑榜”评价制度、“质量底线”教学质量末位约谈机制等有机结合起来,扭转过去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