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yu Sports你的运动有风险?自从2007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提出“运动是良医”的理念以来,健身运动于促进健康的作用被重新审视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推广起来。久坐的上班族以及老年人成群结队地涌向了健身房、公园、广场等。各种健身项目、广场舞等燃遍了神州大地。
运动对于促进人类健康、增强机体抵抗力的重要作用不可置否,但是其中不乏一些缺少正确运动理念的人,往往因为盲目地跟风运动而受伤,或者因为参与不适当的运动,结果适得其反。“运动风险”的理论和认知一度被边缘化。
公元前490年,一位希腊年轻人为了将击败波斯军队的喜讯传至雅典,经过了长距离的全力奔跑而猝死。这是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因为运动而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案例。还有研究发现,平时运动量少的人运动增加的急性心血管风险比运动量多的人高出50倍[1]。同时该类人群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的比例可能从2.1到56倍不等的增长[2]。因此,对于“运动风险”的正确认知至关重要乐鱼网页版登录入口。
运动风险多指的是在从事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由风险原因导致或引发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引起运动目标缺失的风险过程。运动中心血管风险主要包括心血管意外和脑血管意外。
心血管意外包括先天性心血管病和后天性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等),主要症状为心悸、呼吸困难乐鱼网页版登录入口、紫绀、眩晕、晕厥、疲劳等乐鱼网页版登录入口。
脑血管意外的症状表现为运动神经功能失灵、头痛头晕、感觉功能障碍、精神意识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遗传或先天性心血管系统异常是年轻人心血管意外的主要原因,而动脉硬化性疾病则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
对于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在年轻人中,最常见的是由于先天性疾病如主动脉狭窄和破裂、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冠脉畸形、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引起的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是最直接的心源性猝死的致死原因,最常见的致死原因则为主动脉破裂[3-4]。
对于患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年轻人和隐性/已确诊冠心病的成年人而言,参加不适宜的剧烈运动可增加活动中和活动终止时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但是对于健康人群而言,规律的科动反而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对于心血管风险的预警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心血管风险的监测指标[5]有:
体重指数(BMI)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即过低或者过高的BMI水平都会造成心血管疾病风险和病死率增加。对于女性而言,BMI和腰臀比的增加可以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般情况下,健康机体的心率变异性(HRV)是不恒定的,略有起伏。随着日常生活中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积累,体液和神经系统的内在平衡被破坏,会导致HRV降低。HRV中的时域指标小于50ms,则为HRV显著降低,可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
心率恢复异常(运动平板试验后1min心率恢复少于12次)。在校正了年龄、性别、运动负荷、安静心率等因素后,心率恢复的异常情况仍然是死亡率的强烈预测因子。在相关试验中,运动中未达到85%最大心率便终止实验的受试者一般运动后心率恢复都较慢,属于延迟性恢复。同时在校正了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后,在运动负荷实验中未达到85%最大心率便终止实验的受试者的运动性猝死、冠心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是完成试验者的一倍多。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增厚一般发生在动脉斑块发生之前,对于CIMT的检测可以早期反映动脉硬化的情况。CIMT≥0.9mm可认为存在内膜中层(IMT)增厚,CIMT厚度正常,但是没有斑块的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小,但是随着CIMT 的增厚,同时会伴随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增多,如腰围增加等,进而导致因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控制CIMT的厚度显得尤为重要。CIMT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
关于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评估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心血管风险的早期判断必须建立在运动前心血管运动功能评估的基础之上,要求详细了解运动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运动习惯、疲劳程度等,通过先天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后天生活习惯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各种良恶性病变,确定个性化心功能测量指标,并且对其综合判断,尤其要注意心功能预测中的动态观察的重要价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