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闵行诞生丨闵行情“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七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第四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四大金刚:中国重工业闵行基地纪实》。今天,你将听到的是《世界上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诞生记》节选。一起跟着声音,来看看世界上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上海电机厂诞生的始末……
1958年10月27日,世界上第一台1.2万千瓦3000转/分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上海电机厂诞生。
1958年初,上海电机厂总工程师孟庆元组织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部分教授、讲师及本厂王作民、金传琪等讨论赶超规划。在这个会议上,同志们对采用双水内冷技术制造汽轮发电机就有所议论。6月27日,浙江 大学教授郑光华到上海,建议上海电机厂试制一台6000千瓦(转速每分钟3000转,隐极式)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此以前,他们已经进行了转子线圈通水的模拟试验)。
双水内冷指的是汽轮发电机的冷却方式,即定子、转子内部都用水冷却。定子水内冷国际上已有先例(1956年底,英国茂伟公司首先制成了一台定子内部水冷却的发电机)。但对转子内部水冷却外国人虽有过许多议论,也做过试验,但都没有结果。他们中间有人认为:转子在每分钟3000转高速下,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流可能难以通过。还担心水流产生气泡,影响高速旋转的转子平衡。此外,还认为,转子进水密封装置的可靠性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所以,总是有人主张放弃这种试验,外国有议论、有试验,但没有制造出产品来。但是,双水内冷是公认的最有效的冷却方式。世界各国要提高发电机的单机容量,从而提高发电机的产量,基本途径就是改变发电机的冷却方式。氢气冷却的冷却效果比采用空气冷却高。国外发电机的冷却技术从空冷发展到氢外冷,从氢外冷发展到氢内冷,又发展到定子水内冷、转子氢内冷leyu官网。他们往往是等到发电机的单机容量发展到一定极限之后,到了不采用新的冷却方式就不可能提高发电机容量的时候,才采用新的冷却技术去突破。但是,上海电机厂从跳过氢冷直接搞双水内冷则是形势所逼。
汪耕担任设计试验小组组长以后,立即带领全组同志夜以继日地开展设计工作。当时,参加这个小组的有陈同济和张清烈等人,还有浙江大学师生8人和西安交通大学实习同学10人参加。此外,姚诵尧、郝立至等也参加了有关试制工作。
设计工作是根据设想方案进行的。但设想是抽象的,要把抽象的设想变成具体的蓝图,设计人员往往难以下笔。有一个设想中形状曲折奇特的零件,就是说得出,画不出。最后,只好跑到车间里去向工人师傅请教。工人师傅根据技术人员的设想进行制作,后来这个设想中的零件终于制成了。设计人员是根据这个实物再描蓝图,图纸就描成了。图纸绘制出来了,零件加工出来了,部件装配起来了,但这一切都是试验的过程。试验下来达不到预期目的和效果leyu体育,一切又都得重来。由汪耕领导的设计试验小组,就是这样进行工作的。整个设计过程,实际上是技术人员和工人、干部“三结合”攻关的过程。
“三结合”攻关需要一个总揽全局。协调关系的人。上海电机厂总工程师孟庆元义不容辞地负起了这一责任。
孟庆元在学生时代就对物理课的电学产生浓厚的兴趣leyu官方网站。1942年,他毅然到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电机,1946年获得博士学位。1947年又到英国电气公司和美国西屋公司等工厂见习,不断收集有关资料。这时候,中国谈不上有自己的电机工业,洋人的冷嘲热讽不断向他袭来。一位英国专家对他说:“你花这么大力气收集万千瓦级发电机设计数据有什么用?中国这么落后,工厂这么小,根本就没有制造发电设备的工厂,你这样做不是白费时间吗?”可孟庆元相信祖国总有一天会发展起来,万千瓦级汽轮发电机总有一天会制造出来,所以收集资料的工作毫不动摇。
孟庆元是善于发扬技术,善于团结各种人的,从不以技术权威自居。他知道,在试制世界上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时候,技术人员离不开工人,工人也离不开技术人员,若技术人员不依靠工人leyu,连图纸也绘不出来,若工人不依靠技术人才,试制也就无从着手。只有把工人和技术人员拧成一股绳,才有可能逐步探索到真理之门,攀登上科学的峰巅,摘取到胜利的果实。所以,“三结合”攻关的过程,不管工人还是技术人员,只要说得有理,他都采纳。一经采纳,就做试验。试验失败了,组织大家再议,再定方案,再做试验,往复无穷,直到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leyu官方网站、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历史卷册让人触摸逝去的岁月,翻开“发现闵行之美”系列文史丛书百舸争流辑之《四大金刚——中国重工业闵行基地纪实》,闵行“四大金刚”奋斗者的足迹清晰地延伸开来,那一幕幕为共和国工业发展奋斗的场景壮阔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一台台机组轰鸣不息,一座座发电厂拔地而起,一条条纵横蜿蜒的输送线,将中国制造的动力之源输送远方。从当年的微寒创业,到今天的走出国门,六十多年来,“四大金刚”屡遭磨难,百般曲折。但他们为民族自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从未放弃;从青丝到白发,一代又一代,守护旗帜,勤奋劳作,艰辛付出,只为心中的梦想。
在泛黄的记忆匣子被打开之时,当我们倾听历史的回声之际,令人无限感慨的是往昔如此艰难,但奋斗者的身躯竟如此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