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yu新闻中心
乐鱼体育官网“运动处方”来了
时间:2024-03-13 14:08点击量:


  乐鱼体育官网“运动处方”来了为了进一步打造“大健康”“大体育”,体医融合势在必行。近年来乐鱼体育,体育部门积极联动卫生健康部门,秉承“体育健身先行,医疗防治跟上”的理念,在云南省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昆医大附一院”)先后成立了运动康复中心和运动健康门诊,为体医融合迈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第一步。

  今年年初,昆医大附一院运动健康门诊开出了三甲医院的第一张“运动处方”,而云南省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运动康复中心的运动机能监测项目也于2月份面向公众开放。随着体育锻炼成为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动康复已不再是专业运动员才需要的健康指导。运动处方将在今后逐渐成为平常百姓运动锻炼的指导方案,为健康、亚健康、慢性病人群分别定制属于个人的运动康复计划。

  今年1月15日,经中华运动康复教育学院同意并批准,中华运动康复教育学院云南分院在昆医大附一院成立,当天,医院启动了体医融合中心及运动健康门诊,并开出首张全国三甲医院运动医学门诊处方。昆医大附一院体医融合中心主任李彦林介绍,从中心成立以来,已为近千名市民开具了运动处方。“其中有为了减肥,每天跑10公里把膝盖跑坏的乐鱼体育,有练太极、瑜伽把关节韧带练坏的。从这些病例中,我深刻体会到普通人群对正确体育锻炼与康复方法的迫切需求。”李彦林说,“运动处方就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锻炼经历和心肺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定系统的、个性化的运动方案,通过关节、力量、耐力、柔韧度、平衡性等运动要素,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

  云南省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运动康复中心也走在了开具运动处方的前沿。2020年底,运动康复中心引入“运动机能监测项目”,于今年2月面向公众开放,目前部分项目可以医保支付,部分项目需要自费进行。项目引入以来,该运动康复中心已经为皮划艇、网球、长跑、拳击等专业运动队,以及大众精英跑者、运动损伤者进行了运动机能监测并开具出运动处方,后续还将持续跟踪关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被监测者的运动干预数据。

  云南省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院长邢崇慧介绍,通过运动机能监测,获得科学的监测数据,不仅可以在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检测和运动成绩的提升方面增加客观评判的标准,同时可在运动系统的疼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随后通过科学的运动干预,使运动爱好者能在充分了解自己身体的情况下进行合理锻炼,达到健康运动的目的。

  运动处方的开具,意味着我省在践行“健康中国”主题中迈出了第一步,该尝试促使了体育科学理念与现代医学理念、运动处方与医学治疗的融合,利用体能测试技术方法,打造“体医融合”新型健康管理示范模式,推动了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对接融合。

  如果说运动处方是体医融合的抓手,那么建设全省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就是打牢体医融合的基座。“十三五”时期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建设全省科学健身指导体系的通知》,采用“省—州市—县区”结构布局,大力建设全省科学健身指导体系,2020年我省开展了18.3万人次的体育测定和状况调查工作,多角度多层次全面摸清我省群众的体质状况。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省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共组织1236人次的体质监测培训,为45.15万人群开展体质测定服务,“十二五”至“十三五”,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从31.5%上升到36.01%,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人数达2212.3万人,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由89.1%提升到89.8%。

  随着健康云南、体育强省建设深入推进,“十四五”的到来也为全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健康云南行动(2020-2030年)》“全民健身行动方案”的相关要求,建设全省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将是下一阶段我省的重点工作。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将进一步夯实省、州(市)、县(区、市)机构布局,其中云南省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将以云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技术力量,联合相关体育院校的技术人员,完成全省科学健身工作长期规划、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等工作,承担建立并运行云南省全民健身大数据平台,开展大众健身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等工作;州(市)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则依托原有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技术力量,以大型体育场馆、体育中心或体育类院校为依托,建立州(市)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并承上启下完成培训、数据采集等工作;而“十四五”时期,全省要建设县(区、市)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51个,完成日常测试任务,并在当地推广国际体育锻炼达标测验活动及运动健康科普活动等。

  有了可以开具运动处方的健康门诊,有了遍布全省的科学健身指导中心,下一步就是要解决如何让更多人群参与到科学健身指导体系中来,从而让更多群众树立“体育健身先行,医疗防治跟上”的理念,真正让健康关口前移。

  针对如何增强科学健身指导网络的服务能力,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负责人说:“我们要求每个县(区、市)级指导中心每年完成3600人的体质测定乐鱼体育,每个州(市)合计完成10800人的测试工作。此外,县级指导中心还要完成7-18岁城乡男女学生2400人,各州(市)完成7200名中小学生、800名大学生的测试任务。这样每年全省参与体质监测的人数将达到318800人。”除了完成测定人数的规定动作,各级指导中心还要为当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学生、城乡居民提供国民体质测定和科学健身指导咨询服务,每个中心年度开展各类科学健身服务的人数应不低于5000人次。同时,各州(市)中心可以当地社会体育指导员、大专院校专家为依托,组建地方全民科学健身科普知识宣讲队伍,每年组织不低于6次的宣讲服务。

  “有了这些数据量的积累,我们的健康门诊、康复中心才能建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构建运动伤病预防、治疗与急救体系。”运动处方师训练营昆明站负责人徐峻华表示。

  省政协委员吴存良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使得体医融合项目无法落实。“首先开展体医融合业务的主体机构需要同时具备医疗和体育锻炼干预的能力和资质,这就限制了现有健身指导中心和一些医学门诊兼具二者的功能。二是存在着很强的行业壁垒和资源整合不足。科学健身指导中心有设备有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工作人员没有从医资质,无法开具医学处方,而有从医资质的医生又不掌握体育锻炼、运动康复的专业知识。”吴存良说。

  “像我们搞运动处方师训练营,目的就是让一些骨科、内外科的医生掌握运动康复、运动处方开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招收训练营学员非常困难,医生不认可、没时间学,1000位医生能有1位参加培训就不错了。”徐峻华很是无奈。“虽然有些医学院校的学生来学,但目前运动康复师、处方师就业单位选择面窄、就业岗位少,也存在一定的求职困惑。”

  昆医大附一院体医融合中心主任李彦林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现在健康门诊的收费标准是个难题,没有可供参考的依据,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另外体育处方开具后,许多患者愿意来医院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锻炼,但现在门诊和最终实施锻炼的场所无法连接,也导致很多患者拿到处方不知道怎么练或是懒得练。”

  体育处方走进百姓生活目前任重而道远,我省的体育和医疗工作者也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并从外省借鉴好的经验。相信不远的将来,体育处方将和一般的医疗处方一样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一部分,正确有效的开展体育锻炼将是今后健康生活的重要一环。